德兴市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雍正9年清军惨败于和通泊,乾隆3次发兵准
TUhjnbcbe - 2023/4/30 22:15:00

公元年的10月,一封里加急的文书,从远在几千里的蒙古乌里雅苏台,送到了乾隆皇帝的手里,说准噶尔汗国的三个小头领向大清朝投降,乾隆立即兵发准噶尔。然而,满朝文武都发表了反对意见,因为雍正九年的和通泊之战,清军惨败于准噶尔军。那么,雍正九年的和通泊之战有多么惨烈?乾隆又是如何开创中原王朝盛世的?

乾隆皇帝接到将军成衮扎布的奏折后,方知准噶尔汗国的三个小头领台吉车凌、车凌乌巴什和车凌蒙克带着1万多人,宣布脱离准噶尔汗国,向大清朝投奔而来。成衮扎布将军在奏折中说,准噶尔长期和大清为敌,现在这些人突然宣布要投奔大清,不知道是真心的还是有什么诡计,请乾隆皇帝拿个主意。

看到这奏折,乾隆皇帝大喜过望,早在乾隆10年(年)的时候,他就收到过有关准噶尔部落投奔大清的消息,说当时的准噶尔汗国正在内乱,而这些人现在过来投奔,证明消息准确无误。

准噶尔汗国可以说是大清帝国的最大威胁。准噶尔蒙古是古代蒙古的一支部落,早在明英宗时期,发动了土木堡之变,给大明带来无尽的创伤,瓦剌就是这个部落的前身,后来,这个部落渐渐西移,在*和青海一带游牧而居。

17世纪,准噶尔击败了和硕特汗国,成为卫拉特的新霸主,并不断攻击漠南的被清朝控制的喀尔喀部。到了年,噶尔丹霸占着以天山为中心,东临青海、西到哈萨克斯坦、南接西藏、北通俄罗斯、东北至喀尔喀蒙古的广大地域。18世纪上半叶准部在策妄阿拉布坦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代,汗国的农牧业、手工业、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清朝初期,准噶尔在天山南北再次横行,建立了强大的准噶尔汗国,成为西域一霸,首领就是噶尔丹,他先后通过战争统一了西蒙古四部,他的野心非常大,想再建忽必烈的辉煌,再次统一整个东亚地区,毕竟他是忽必烈的后裔。

然而噶尔丹生不逢时,虽然他有着雄才大略,但是他遇到了千古一帝康熙皇帝,康熙通过对喀尔喀蒙古的笼络和控制,让噶尔丹的野心始终无法实现。同时,康熙皇帝两次用兵,先后大败噶尔丹。

到了康熙36年,噶尔丹带着遗憾去世了。但是噶尔丹之后,准噶尔汗国再次强大起来,到了雍正九年,在和通泊(蒙古语为“和通淖尔”,位于今蒙古科布多省塔万博格多国家公园西北),清军惨败于准噶尔军,这就是有名的和通泊之战。

和通泊之战,又名通淖尔之战,是清朝两百多年历史上损失最为惨重的战争。

话说雍正年间,准噶尔部不断威胁着清朝政府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统治,公元年,即雍正九年六月,雍正集中八旗精锐多名,任命傅尔丹为主帅,兵发准噶尔部。

六月十九日,傅尔丹听信俘虏“准噶尔内乱”等消息,竟然下达了加紧行军、直接杀向准噶尔根据地阿尔泰的命令。

一开始清军势如破竹,准噶尔军望风而逃。但到了博克托岭(今蒙古国科布多市以西50公里处的和塞尔赫山),傅尔丹才知大事不妙,中了对手的诱敌深入之计。

于是,傅尔丹急忙下令大军向和通泊方向撤回。

六月二十一日,二万多准噶尔军埋伏在和通泊,截击了移营撤退奔往和通泊的清军,将清军团团包围,双方血拼三天,清军战损率高达75%。

到七月一日,傅尔丹才率领多伤兵灰尘扑扑逃到了科布多,消息传到京城,哭声、哀嚎久久不散。

到了雍正十年,准噶尔再次兴兵作乱,在喀尔喀蒙古拼命地抵抗下,清军最终才击败了准噶尔大军。雍正皇帝无奈,只能与准噶尔握手言和,双方开始贸易。

到了乾隆皇帝继位,乾隆一直警惕着准噶尔的动向,任何准噶尔的消息他都不放过。到了乾隆10年,乾隆15年,乾隆皇帝先后收到消息,说准噶尔内部已经四分五裂。

所以,当乾隆18年三车凌前来投靠,乾隆皇帝认为他们是真心是来投降大清的,于是就慷慨地给归来的三个部落赏赐了大量的米面粮油。

为了深入了解准噶尔汗国的情况,乾隆和三车凌的首领进行了多次详谈,他发现这时的准噶尔,正处于历史上最虚弱的时候,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乾隆果断地下了一道诏书,决定要迅速出兵,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

乾隆在诏书中说,现在的准噶尔内部一直发生内乱,刚好有可乘之机,如果失去这个机会,过了几年,等他们缓过劲来,一定还要和我大清为敌。所以,我准备明年兵分两路,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

这个诏书一出来,整个大清朝廷认为乾隆皇帝“疯”了,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发表了反对意见。反对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雍正九年的那场大败,在整个清朝官员中的阴影实在太大,那是八旗自萨尔浒之战以来的第一次失败,也是最惨重的一次失败。现在蒙古人不来找事儿都不错了,大清干嘛没事儿挑起战端呢?

而且现在双方和平了20年,通过贸易都得到了实惠,清兵也不用囤兵,节省的军费不计其数,甘肃、陕西、宁夏的百姓也不用负担粮食的供应。同时,现在这么多年没有打仗了,粮草调度、军事物资的准备都不可能短时间完成。如果战争失败,万一敌人深入境内,后果不堪设想。

满朝文武反正要么上书痛陈利害关系,要么以死相逼。

对于反对的声音,乾隆根本不以为然。首先,乾隆认为康熙、雍正把江山交给自己,自己必须要对得起祖父和父亲的信任和期待。而且康熙皇帝是一个极端自信的人,他不光考虑自己的统治发展,而且是从大清长远来考虑,必须要打造一个长治久安的外部环境。

同时,作为少数民族的皇帝,乾隆对于同样是少数民族的准噶尔有着深入的了解。乾隆精通蒙古语和藏语,甚至还会阿拉伯语,而且乾隆深入地了解过西蒙古的历史,对准噶尔的历史发展,有着非常深入地思考。

乾隆认为准噶尔的关系非常重大,向南能够把守西藏,向东又能遏制蒙古,准噶尔汗国一日不除,西藏和蒙古永远不可能安宁。

于是乾隆皇帝最终在乾隆19年发表上谕说,平定准噶尔的事情不用再讨论了,出兵的事情朕说了算,你们反对也没有用。

于是,在乾隆的思想动员下,没有人再反对出兵了。然后乾隆任命班第和永常分任北路和西路主帅。

接下来就是粮草问题,由于征讨准噶尔并没有谋划很久,所以乾隆明发上谕,要求每个士兵带两个月的口粮,剩下的口粮让士兵可以沿途取蒙古牧民的,将来朝廷再给补偿。

也就是说,乾隆允许官兵在沿途劫掠,至于所谓的补偿,不过是空话而已,也就是这个举动埋下了后患。

乾隆20年的二月,清兵集中五万人,兵分两路,抽调民工三万,负责运输辎重,配备运送物资的骆驼1万峰,并且为每个士兵配备了三匹战马,共计15万匹马。

乾隆皇帝还特别选择准噶尔的降将阿睦尔撒纳为前锋,清军一到,准噶尔的各部纷纷投降大清。

五月,两路大军会师博乐县,向伊犁进军,到了伊犁后,民众也统统投降。至此,平定准噶尔的战争初次获得胜利。

但是,问题很快出现,清兵攻克伊犁后,原本以为可以获得一些辎重,但没有想到一点物资都没有,这就导致大量的清兵后撤。而此时,准噶尔的降将阿睦尔撒纳居然看到清兵后撤之后,提出要和乾隆分治,乾隆当然不同意,阿睦尔撒纳就此杀死清兵将领,自立为大汗。

乾隆21年2月,乾隆又不得不再次发兵征讨阿睦尔撒纳,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起兵清兵依然没有带够粮草,然后一路上对喀尔喀蒙古开始大肆劫掠,最终导致支持乾隆的喀尔喀蒙古竟然起兵反叛。

乾隆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部署出现了问题,连忙找到自己小的时候一起读书的朋友章嘉三世做喀尔喀蒙古的工作,最终,乾隆承诺赔偿清兵造成的损失,喀尔喀蒙古这才作罢。最终到了乾隆22年3月,清兵三次进兵,消灭了阿睦尔撒纳,准噶尔汗国被乾隆彻底消灭,接着乾隆通过屠杀和宗教控制,实现了对西部中国前所未有的统治。

可以说,这件事对整个中华民族有着非凡意义。从汉代张骞开始,天山南北和巴尔喀什湖一带,就是中原王朝一直努力经营的目标。虽然汉、唐、元都曾经在这里进行过管辖,但是都很难建立直接、持久和稳定的关系,所以导致西域和中原王朝时断时续。

直到乾隆皇帝之后,消灭了这片草原上最强悍的民族,把这片土地命名为*后,中原王朝才真正地在西域建立了彻底的和有力的统治。

平定准噶尔后,大清当时的领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

至此,乾隆盛世达到了全盛时期。

1
查看完整版本: 雍正9年清军惨败于和通泊,乾隆3次发兵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