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据说大部分内蒙古人只知道3个知道10个以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06/5214886.html

据说,大部分内蒙古人

最多只知道3个!

知道10个,你就是专家!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在内蒙古大地上生活的各个民族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舞蹈

除了耳熟能详的筷子舞、顶碗舞

还有许多舞蹈形式

你一定没有听过!

呼图格沁

“呼图格沁”也称“好德歌沁”,蒙古语为“丑角”之意,因其带有喜剧色彩的滑稽表演得名。“呼图格沁”产生于清代嘉庆年间,世代口口相传,连绵不断,是一种集歌、舞、戏剧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为敖汉旗所独有,被专家称为“蒙古族戏剧的起源”。

脑阁

“脑”是方言,意思是将物品或人高高地扛起,所谓“阁”就是一个捆绑焊接得结结实实的特制铁架子。演出时要将它固定在一男子身上,架上表演者一至三人,一般为8岁以下的儿童,每一成人与儿童的组合就称为“一架”,演出时上下互动。脑阁是清朝康熙年间从山西引进,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以土左旗毕克齐镇的脑阁最为有名。

查玛

蒙藏宗教文化交流的产物。于十六世纪后半叶随同噶鲁派(黄教)喇嘛教传入,至今已有年的历史。它是一种以演述宗教经传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至今仍在蒙古族舞蹈的创作、表演与教学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双墙秧歌

双墙秧歌是托克托县地区土生土长的并以其诞生地命名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今双河镇双墙村,已有余年历史。清朝时,河口镇是塞外闻名遐迩的水旱码头,商业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社火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双墙秧歌,现已成为托县影响力最大的民间传统社火活动。

博舞

蒙古博是蒙古民族最早信奉的一种原始多神教,又称萨满教。现主要分布在通辽市、呼伦贝尔部分旗县。“博”是蒙古族对萨满教巫师的通称,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其表演的博舞是一种原始宗教舞蹈艺术,由模拟狩猎等生产劳动而演变为“歌舞事神”,用于娱乐、驱病和祈福。

俄罗斯族民间舞蹈

主要分布在额尔古纳市拉布大林、黑山头镇、恩和俄罗斯民族乡、室韦等地。俄罗斯族民间舞蹈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集体舞和单人舞,其表现的丰富内涵和基本特征以及近百年的历史发展渊源在其它民间舞蹈中实属罕见,在世界民族舞蹈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哲仁嘿

是跳黄羊圈之意,受黄羊结圈的启示而创作产生,是巴尔虎蒙古族传统的带有游戏性质的民间集体舞蹈,巴尔虎人十分爱戴黄羊,并视之为吉祥之物。现流传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哲仁嘿”舞蹈音乐曲调悠扬辽阔、节奏徐缓自如,歌词内容简单,舞蹈风格粗犷、质朴、豪放。舞者在自由的音乐中脚步无固定,不受音乐节奏的限制,舞蹈和游戏紧密结合,具有娱乐性强和载歌载舞的特点。

筷子舞

广泛流传于鄂尔多斯。筷子舞大致经过三个阶段。起初是将一些稍粗的小木棍儿的一端锯成若干细条,这样敲打时便可发出“唰唰”声响。而后,牧民们把秋天成熟后的沙竹捆成小把,敲击声音更加好听,便取代了木棍儿。最后,他们发现用一把筷子敲击时发出的“嚓、嚓”声响更为清脆悦耳,从此便将筷子的尾端打孔穿绳并系上红绸布,这样表演起来既能充分发挥舞蹈技能和抒发欢快情感,又富有艺术感染力。新中国成立后,筷子舞经不断发展更加丰富完善,以其新颖的舞蹈语汇和独特风格,经久不衰,颇负盛名。

顶碗舞

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民间舞蹈。顶碗舞流行于内蒙古各地,以盛行于鄂尔多斯地区的在婚宴和喜庆佳节聚会上的顶碗舞最具代表性。传统顶碗舞的动作没有固定的套数,聚会上1人或2人头顶茶杯或碗状小油灯或碗,碗里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盅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顶碗舞对舞者的要求极高,不但要练就过硬的舞艺,更要具备高超的顶技,而正是这两者完美和谐的结合与展示,带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盅子舞

是鄂尔多斯久负盛名的民间舞蹈珍品。《盅子舞》属表演性道具舞蹈,亦称“打盅子”,是喜庆节日里单人表演的舞蹈形式。舞者双手各持盅子一对,边碰击盅子边舞,双脚一前一后踏动,形成“手在舞、腰在扭、眼跟手、脚步稳”的典雅优美的舞姿。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腾克镇及其达斡尔聚居的周边地区。“鲁日格勒”民间舞蹈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以群舞为主。“鲁日格勒”民间舞蹈没有乐器伴奏,用歌曲或用呼号来统一舞蹈节奏,舞歌的曲调一般较明快,节拍严整,充满热情、活泼、风趣与欢乐。

蒙古族安代舞

“安代”起源于通辽市库伦旗,最迟形成于明末清初。安代舞没有时间地点限制,无需化妆,不用伴奏,男女老少皆可欢跳,只需按照它的音乐节奏甩巾踏步,随领唱歌声应和即可。安代的唱词除开场和收场部分因仪式需要大体固定之外,全无固定唱词。那些才思敏捷、善于辞令的歌手或赞美、或嘲讽、或嘻笑怒骂,尽情地用诙谐幽默的唱词抒发情感。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萨满舞

是萨满(即巫师)在祈神、祭祀、驱邪、治病等活动中表演的舞蹈,俗称“跳大神”。现在主要分布在根河市满归镇以里十七公里处的敖鲁古雅民族乡、阿龙山地区的--阿北林场、嘎拉雅林场、上央格气五十八公里、得尔布耳二十四公里和金林林场。

由于萨满在狩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狩猎之前萨满通过萨满舞来祈祷神灵赋予猎人以神力或为猎人指明狩猎方向,故敖鲁古雅鄂温克族萨满舞直接反映了狩猎生产生活的特点及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的萨满教信仰观念和神秘色彩。

呼和浩特满族太平鼓舞

主要分布于呼和浩特市满族人民集居的新城区。据满族父老相传,早在老罕王努尔哈赤准备起兵打天下时,为了遮掩明朝耳目,他让男人们在地窖里面打造兵器,令妇女在地窖上面跳羊皮鼓舞,利用鼓上铁环声掩护地下的打铁声,并声言为天下太平而歌舞,故名“太平鼓舞”。当年每逢农历冬至日后,到春节期间,每日下午,城内各街巷都可听到鼓声阵阵,歌声荡漾。

隆盛庄四脚龙舞

四脚龙舞起源于清乾隆28年(年),据传这一年天大旱,百姓惶惶,于是当地官员带领百姓云集水泉寺,向龙王祈祷降雨解难,并许愿若龙王降雨,年年舞龙灯以示恭敬。正巧第四天午时降雨,一场清风细雨使百姓无不折服欢喜。从此,柏宝庄乡四美庄村龙舞诞生,每逢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大闹红火,舞龙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主要活动。

开鲁太平鼓舞

约在多年前由辽宁的彰武、朝阳等地传入哲里木盟(今通辽市),后流传到开鲁等地。太平鼓舞具有娱神、娱人和自娱的功能,或祭拜、祈求神灵保佑,或庆祝丰收、普天同乐,或释放情怀、自娱自乐。

藏传佛教密宗乐舞—娜若·卡吉德玛

流传于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下瓦房善通寺,据今约有年的历史。《娜若·卡吉德玛》祭神舞蹈常在吟诵《娜若·卡吉德玛》经卷时于大殿经堂里表演。藏传佛教密宗乐舞娜若卡吉德玛以纷繁多变的“密印”(也称“手印”)为主要动作。舞蹈的伴奏乐器包括长号、唢呐和牛皮鼓、钹、法铃、拨浪鼓和碰钟。

抬阁

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特色传统民俗舞蹈。在木制的四方形小阁里有两三个人扮饰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

高跷

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各地高跷所使用的木跷从30厘米至厘米,高低不一。

黑熊搏斗舞

鄂伦春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舞者双腿半蹲,双脚跺地,前后扭动双肩,模拟黑熊搏斗,赞颂鄂伦春人民勇敢、好胜的民族性格。

蒙古族萨吾尔登

“萨吾尔登”是蒙古族以表现马为主、可以自由发挥的舞蹈形式,有12种动作及与之相适应的12种乐曲,表演时以民族乐器伴奏,其中担任主奏的托布秀尔是蒙古族特有的弹拨弦鸣乐器。

记者:包小婷杨文娟综合整理自内蒙古自治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及网络

编辑:包小婷

校对:钦柏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